2014年超越万科成为国内房企“新一哥”的绿地,提出了2015年2800亿元的新销售目标,与其他大型房企不同,绿地过半业绩来自产业地产。而帮助绿地在产业地产领域实现高歌猛进的,则是时下异常火热的互联网金融。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透露,绿地将联合阿里、平安这两个互联网金融领域巨头,在两个月后推出名为“地产宝”的金融产品,用以支持非住宅领域的产业地产的快速发展。鲜为人知的是,绿地在去年参加了阿里的IPO。
2015年1月初,住建部提出了租售并举的产业发展意见,但由于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推进速度缓慢,业界普遍感到发展产业地产难度很大。尤其是中小房企,对持有物业占用大量企业发展资金的问题感到头疼,却一直没有办法解决。业界认为,“地产宝”推出后,受益者不仅是绿地,一些中小房企也能通过上述金融产品解决持有产业地产资金占用过多的问题。
推地产宝帮助中小地产商融资
支持绿地产业地产的,是绿地的金融计划。2014年,绿地的金融板块的规模和利润飚升,全年实现利润(含投资收益)8.5亿,较上年增长155%。
“商业地产的资产金融化是非常重要的。”张玉良说,他之前看了万达王健林的讲话,认为万达下一步也会在资产金融化方面有较大动作。不过对绿地来说,不仅要实现自己的商业地产金融化,还要帮助中小地产商经营资产的金融化。
“我们要通过金融化,把中小企业的资产变成Cash(现金)。”张玉良说,中小地产商持有经营性房地产往往会遭遇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在和平安、阿里合作后,绿地的地产宝就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
此前,住建部提出鼓励开发商持有部分物业的租售并举政策,但业界普遍认为,在操作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地产宝能否真正轻资产运营?
对中小地产商来说,“地产宝”如果真正能够运营,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解决他们的现金流需要。同时,他们也对“地产宝”能否真正实现公司的轻资产运营有所顾虑。截至目前,绿地并未透露地产宝的详细方案。
兴业信托的一位经理认为,大部分情况下,开发商和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都会有回购或者担保协议,对开发商来说,这一模式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轻资产。而对金融机构而言,也会选择排名更靠前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这使得多数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这一模式实现资产的金融化。
新城控股**副总裁欧阳捷则提出了对中小地产商商业地产在资产质量方面的担心。他表示,目前部分地区的商业地产供应过剩,开发商又普遍缺乏运营商业地产的经验,如果*终收益无法达到投资者的要求,这一模式能否持续还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