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市区马草江公园内,人潮涌动,欢声笑语。阳光大草坪上,年轻人欢快地奔跑着放风筝;游乐场里,孩子们高兴地坐着碰碰车或玩着“激战鲨鱼岛“;生态小道上,老人们闲庭信步……
10年前,广西第六地质队的退休职工李文辉经常在晚饭后到附近的马草江边散步,但那里鸡鸭成群,污水横流,当时李文辉就想,这里要是建设成一个公园,那该多好!
2007年3月,随着推土机、勾机的隆隆机声,市区**的生态公园马草江公园开始动工。这个公园采取市场运作、用资源换项目的办法建设。相伴而生的还有周边的御林皇府小区。2009年6月,马草江公园建成开放。公园总体布局概括为:三门两桥十里路,五场一坪十座园,两江四塘三大湖。公园内绿化面积达416亩,绿地面积占园区总面积的80%以上。种植有近200种植物,大小灌木近10万株,地被植物近10万平方米。这个开放式、敞开式的,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公园,让市民又增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休闲好去处,
马草江公园只是我市精心打造生态宜居内河港口城市的一个缩影。建市近20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市建设与港口、产业互动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贵港实际的城市**、建设、管理新路子。如今,我市已进入了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已达到60.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已达43.7%,昔日的农民城发展成了“宜业、宜游、宜商、宜学、宜居”的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
1996年,地级贵港市成立后,我市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区面貌日新月异。21世纪初,随着新世纪广场、行政中心、邮政大厦、电信大厦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的建成及纵横交错的主干道相继铺就,我市新城区的框架逐步拉开。
“你看你看!这是童趣园、这是‘翠竹临风’、这是‘花溪叠瀑’,这清澈见底的湖水让人多舒服!”在东湖边,市民对治理后的东湖赞叹不已。
2007年,为了解决东湖整治资金来源,我市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广汇集团,对东湖进行综合整治开发。随着截污排水、湖底清淤、补水、园林景观游乐设施、护岸、道路及路灯等工程的先后实施,如今的东湖公园绿树成荫、碧波荡漾、典雅迷人,配套设施完善,这个因苏东坡题“东湖”而得名的地方,重新焕发出青春与活力,成为我市城市建设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东湖整治是我市运用市场化运作进行城市改造和建设的一个典范。我市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大胆探索,积极转动资金“魔方”,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银行贷款、社会融资、滚动发展”新思路,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建设之路,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紧缺的难题。
与此同时,市文化艺术中心、中心医院、西南大桥、同济大桥、民族文化公园等一批重大民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通过银行贷款、城市经营、社会融资等措施,几十亿的资金缺口难题迎刃而解。转动城市建设的“资金魔方”带来良好效应,我市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市高度重视“文化元素”的建设,一大批重大文化场所项目纷纷建成或开工建设。总投资3250万元的市图书馆,于2012年12月正式开馆。总投资概算7亿多元,由大剧院、群众艺术馆、科技馆组成的文化艺术中心不久后也将屹立在迎宾大道与荷城路交汇处;总投资额为5700万元的博物馆,2014年12月27日建成对外开放;总投资3000万元的市档案馆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坚持城市建设惠及民生的思路。近年来,我市腾出黄金地段,接连启动、改造、建成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档案馆、中心医院、精神病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马草江公园、南山公园、民族文化公园、荷城小学、荷城中学、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一系列民生项目,大力推进小街小巷改造、路灯LED改造、广场照明设施改造增亮、污水处理、公共厕所、天网工程、绿化工程等工程,强化中心城区学校、给水、排水、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燃气、防洪、人防等公共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让群众真正能够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众所周知,中心城区决定着城市的形象、品位与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强城市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做靓中心城区是关键。我市坚持高起点**原则,依山傍水,描绘城市发展新蓝图,高标准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以郁江为主轴,东西扩张,南北拓展,中心突破。在建设初期,我市科学**,围绕“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目标编制、完善城市**,对中心城区的城北新区、江南片区、城西新区、港口新区、新火车站场片区、郁江北堤片区等六个片区详细**,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覆盖面积达到82.5平方公里。
**,这个城市发展格局已见雏形。以郁江为主轴,北有新世纪广场、民族公园、文化广场、盛世名门、国际新城等,并且还一直向北环延伸;西有中强·普罗旺斯、西江绿城、豪港华庭等一批大型高档生活小区;东有圣湖城、港口新区。郁江南岸,原是“芳草凄凄鹦鹉洲”,如今也不甘落后,几年时间,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南湖商业广场、港龙湾、水岸鹂都、港南一号、江南小镇等小区,俨然“江南风景独好”。对于位于江南的南山公园,也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扩建。华灯初上,郁江两岸繁星点点,广场、生活小区里人们轻歌曼舞,兴致盎然。
建设新城区,不忘老城区。在建设新区的同时,旧城区的改造也同步进行,出现了生活港、凤凰城、聚龙城、九龙新城、唐人街、中央广场、广汇东湖城等一批高层商住小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出行通畅、生活便利、环境优美、城市平安”的标准建设、改造城建项目。为贯通旧城区和城北新区、江南片区道路交通以及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建设交通便捷、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市委、市政府筹资启动西南大桥、同济大桥、解放路下穿铁路工程、同济大道下穿铁路工程以及民主路等41条城市道路的建设。总投资36亿元的“两桥两路”竣工投入使用后,市中心城区过江通道将由现在的4车道增至16车道,下穿铁路通道将由12车道增至24车道。
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一幅“街道宽阔,高楼林立,自然生态,水从城中过,人在景中行”的美丽画卷正逐步变为美好现实。目前,贵港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已达到60.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已达43.7% 。